3月25、26日晚間5:00於台北體育館舉行「105學年度大專院校排球聯賽」男公開一級決賽!本校在「有準備」的「體育系友會」加油團加持之下,以直落三(3:0)輕取上學年(104)公開男二級冠軍樹德科大而晉級,翌日與台灣師大冠亞賽中再度相遇(現場轉播球評及主播均稱這是和平東路之戰,因為2所學校都座落於和平東路上),教練林顯丞老師直跨:球員表現很好,超乎預期。
本校男甲排球隊連續2年(104、105)晉級冠軍賽,今年冠亞賽以最佳陣容拿下首局勝,終場以1比3吞敗,不過球隊已經創下最佳成績,努力值得肯定。
競賽結束時球員對著臨場加油的師長(包含張校長、蔡總務長、體育系室主任及老師、體育系退休教師、數位系范主任、教經系林曜聖老師)異口同聲說:明年會加倍努力,絶對不讓師長失望。
賽後立即進行團體奬座及個人獎項頒奬,本校最佳陣容「三張一智」分獲個人奬項的是:最佳自由球員張昀亮、最佳中間攔網球員張昇倫、最佳邊線攻擊球員張閔舜、最佳舉球員石修智,在7項個人奬中佔有4 項(算是個人奬項總冠軍),獨佔鰲頭,為校爭光。
你可曾發現,在班上、社團、打工等不同的環境,在家人、朋友、伴侶、同學、師長面前,自己會展露出不同的樣貌?例如,課堂上遇到老師時彬彬有禮;下了課和同學聊天,則能逗得別人哈哈大笑。心理學中,將我們因著社會期許或自我期待所產生出來的這部分,稱為「人格面具」。
人格面具幫助我們與人互動、適應環境,但如果在人前只想呈現出能獲得接受的一面,拚命壓制自己不喜愛的部分,則可能耗費好大的力氣,常感到綁手綁腳。然而,你身上的每一項特質,都有它存在的理由。你所害怕、排斥的個人特質,出現在你身上,也具有獨特的意義。讓我們看看這個小故事:
有一天,一對雙胞胎兄弟與祖父外出,他們穿過樹林,來到一間舊棚子,於是三人一起進去探險。雙胞胎哥哥抱怨說:「我們快點出去吧!這裡臭得要命,好像是堆馬糞的地方。」他站在門口,為新鞋沾了馬糞而生氣不已。祖父還未答腔,就看到另一個孫子興奮地跑進去東張西望。「你在找什麼?怎麼那麼開心呢?」老祖父問。雙胞胎弟弟回過頭說:「有馬糞的地方,一定有可愛的小馬!」(註)
同一件事,換個角度看,便可能帶來不同感受,你對自己的觀感也是如此。想一想,生活中,你討人喜愛的特質是什麼,又害怕別人發現自己什麼?哪些情況下,你對自己特別滿意,又有哪些時候,你容易感到難為情或沒有把握呢?你希望生活有些什麼轉變?
這學期,心理輔導組規劃了豐富多樣的「心靈食堂」系列活動,皆由專業講師帶領──透過【搭起友誼的橋樑-心的關係】講座、【皮笑肉不笑-人際情緒探索團體】,能讓你更加理解與人相處的溝通表達,找尋合適的人際關係;【鏡子裡的我,鏡子外的我-愛情自我探索團體】帶你探索伴侶關係中的自我面向;【幸福在我之內-人格蛻變劇場工作坊】中,則引領你與自己內在忽略的美好角落相遇,拾回心靈的力量。活動詳情請參見本期臥龍務語電子報,名額有限,歡迎盡速報名!
註:本段故事出自Murray Stein之《榮格的心靈地圖》一書(朱侃如譯,立緒文化出版)。
3月14日週二上午10:00-12:00體育館
新加坡華僑中學高中部27位男女排球隊員及隨行3位老師、教練,於3月14日週二上午10:00-12:00蒞臨本校(體育館)進行體育交流。由本校體育學系蔡政杰老師及林顯丞老師接待,男甲排球隊擔任裁判人員,對戰男、女乙組排球隊。對於新加坡華僑中學為了準備全國校際比賽,特地安排海外移地訓練之舉,
本校代表隊員深感羨慕,所謂「他山之石,可以攻錯」,別人的榜樣可以作為自己的借鏡,期待他日有互為主客之機會。